“冷”眼旁观太阳能电池市场圈里是非事

Time:2023-05-29 18:02:19 Read: 评论:0 作者:admin

引子:德国《商报》18日报道,两年来国际硅价大幅下滑,每公斤由500美元降至目前不到50美元。这一切似乎都源于近两年多晶硅产业的供过于求,“产能过剩”“成本利润”“发展前景”等问题再次成为太阳能电池等光伏产业关注的焦点。

多晶硅是“真过剩”还是“被过剩”

在国务院下发的《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通知》中,风电设备和多晶硅这两大新能源产业首次被列入重复建之列。于是乎,原本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己任的新能源反而成为被调整的对象;而原本奉节能环保为宗旨的光伏原料多晶硅反被贴上高耗能、高污染的标签——一时间,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仿佛陷身于一出果戈理式的讽刺剧。

硅作为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在2007-2008年出现供应瓶颈,由于太阳能产业需求激增,硅一度成为稀缺资源。但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,一方面目前太阳能产业增长速度低于预期,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开始削减太阳能发电补贴,2009年新增太阳能发电量仅为2008年高峰期的1/4。另一方面,两年前蜂拥上马的硅生产项目已相继建成投产,产量不断增长,从而导致目前硅市场供大于求。市场分析机构iSuppli一份研究报告显示,2009年全球硅产量比实际需求多出4.4万吨。随着更多项目投产,硅供大于求的局面还将进一步恶化。尽管意大利、美国等国将成为太阳能新市场,但仍不足以抵消硅产能的扩张。iSuppli预计2011年全球硅产量将突破20万吨,硅需求为14万吨,过剩产量增长至6万吨。

商务部将在限制多晶硅产品出口及加工贸易方面开出“猛药”。不过,即使早被打上了“过剩”的记号,多晶硅产业“被过剩”的论调却不绝于耳。

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:“从未来发展看,多晶硅不一定真的过剩,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太阳能发电价格机制,国内市场没有启动,太阳能电池应用的前景并不清晰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关于我们
万江科技电子商务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新时代人工智能,5G工业互联网,半导体,无人驾驶,芯片,通信,物联网,消费电子,汽车电子,工业电子,新能源,家电等产业市场信息等等的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。
扫码关注
Copyright ©2023 Comsenz Inc.Powered by © 万江电子商务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68519号